9月18日江苏省无党派人士“与党同心、爱国奋斗”专题座谈会在宁召开座谈会上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老中青三代无党派人士代表先后发言大家分享了成长进步的感悟讲述了坚守合作初心的体会抒发了爱党爱国的情怀反映了老中青三代无党派人士对优良传统的赓续传承。我校游雨蒙老师也受邀出席此次座谈会并发表了题为“不忘初心,逆水行舟”的主题演讲。
我成长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大学出版社编辑,父亲是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童年时,我就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身穿白大褂、制造宇宙飞船的科学家。中学时,我从历史课上学到中国被外敌欺侮的屈辱历史,了解到无数仁人志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为中华民族“站起来”而流血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像钱学森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的优渥生活,一心回到祖国,扎根科研一线,谱写无悔青春。上大学后,讲授高频电路课的老师讲到,中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芯片,且严重受制于人,用于军用和商业的芯片根本买不到。那时起,我便坚定了要为祖国崛起而读书的梦想。
本科毕业后,我赴新加坡攻读博士学位,又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国外的学习经历让我不光亲身体验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研究条件和科研水平,也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痛苦和头顶看不见的天花板,更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差距和不足。博士后工作完成后,我毅然回到祖国,在东南大学开始了我的科研生涯,也踏上了自己的圆梦征程。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化学方法研究具有压电性的新材料。这一材料体系最早于1920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近百年来,尽管世界各地的化学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但一直未有长足的发展,因而被国际研究者判了“死刑”。回国后,我带着仅由几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小团队,坐着“冷板凳”开始了艰苦研究。时间一晃就是5年,我们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打着“中国标签”的材料系统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如今,在国家、省市和学校的支持下,我的实验室里摆满了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也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尽管现在的我距离当科学家的梦想还有一定距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在未来,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
近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不少中国甚至华裔留学生和科研人员都在国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我培养的本科生在收到美国知名大学的博士入学通知书后,却因为“不可告知”的原因被拒签;多名在美的华人好友被学校和CIA警告,明示或暗示其不要回国探亲或参加学术交流。这一行径将美国的霸权主义昭然若揭,作为一名党外知识分子,我感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艰巨。
“吃得健康,住得舒服,行得安稳”是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基本体现。但即便我们生活安康、社会稳定、经济大幅增长,我们的歼-20已翱翔长空,东风21D能捍卫主权,我们也依旧要忧虑,我们的子孙在50年、100年后,是否还要遭受外国签证官的白眼?是否还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制裁而担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美国对我们的经济制裁,和一系列亟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我们怎能不奋斗、不努力?怎能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点滴的付出让祖国强大起来?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不仅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更要有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放大和延续,我相信,只有当个人梦想的涓涓细流汇合在一起,才能变成砥柱洪流助推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游雨蒙教授他是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他是致力于分子功能材料研究的“科技新锐”他是广受同学们喜爱教学认真的“别人家的老师”他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被评为“青年长江学者”36岁的他已经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同时他也是一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的无党派爱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