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
2019年5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任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38周年纪念日。回顾她伟大光荣的一生,能够看出,民革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宋庆龄对于民革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孙中山精诚无间的革命伴侣
宋庆龄和孙中山
宋庆龄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她的父亲宋耀如早在1894年就开始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宋庆龄在美国读书期间,撰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盛赞辛亥革命。毕业后,她冲破重重阻力,于1915年10月与在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结婚,成为他的革命伴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她代孙中山拟电,祝贺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的胜利。1920年至1923年间,她陪同孙中山接待列宁所派共产国际第一位使者维经斯基,与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成员达林、苏联代表越飞会谈,还陪同孙中山与李大钊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华”等问题,对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会通过的党章中,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1925年,她陪同孙中山北上。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她继承孙中山遗志,继续奋斗。
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25年4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孙中山先生永久纪念会”,宋庆龄为纪念会永久委员,并可以随时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由于孙中山已经逝世,国民党内斗争日益激化。8月20日,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杀害。11月20日,“西山会议”通过“取消共产党在本党党籍”、“开除中央执行委员之共产党员李大钊”等议案,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宋庆龄深为愤慨,通电谴责他们:“总理泉下有知,亦当痛哭。”
孙中山病逝后,1927年宋庆龄在武汉留影
1926年1月,宋庆龄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说,指出:“我还要希望诸位团结坚固,不要受人家的挑拨,不要因一二人的私见便争意气:因为先生的主义成功不成功,全仗诸君的努力……我竭忱的希望诸位要大家合作。”选举中央执行委员时,有效票数为249张,宋庆龄得票245张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拥护和尊敬。
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分共”政策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务整理案”,要求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必须全部交出。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革命势力已经扩展到中国的中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把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至武汉。1926年底,宋庆龄和先遣人员抵达武汉,决定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未到鄂开会前,执行最高职权。
1927年1月3日,蒋介石在南昌召集中央政治会议第六次临时会议,公然决定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暂驻南昌”,4日在南昌设立中央党部临时办事处,与武汉临时中央党政联席会议对抗,挑起了迁都之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变局中,宋庆龄拒绝与宋子文、宋美龄一同离开武汉,7月14日,她又拒绝出席汪精卫的“分共”会议,同时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七一四”声明)。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和一些省区及海外支部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与背叛革命的蒋、汪集团划清界限,继续领导革命。这个委员会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25人组成,并推定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7人为主席团成员。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和发动的,但依然沿用中国国民党的旗帜,选出宋庆龄为首的领导机关,这与宋庆龄在大革命失败后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密切相关。宋庆龄虽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策划,但从她在一个月后发表的文章《中国目前的形势》中表明,她完全赞成而且高度评价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支持国民党左派“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活动
1927年9月6日,宋庆龄为了表明坚持孙中山革命原则的态度,决定按照孙中山遗愿访问苏联。图为宋庆龄到达莫斯科车站受到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
1927年,宋庆龄赴苏联争取支持。宋庆龄、陈友仁与先期到达莫斯科的邓演达相会,一致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临时的领导机关——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起草了《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于是日由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三人署名,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在莫斯科发表。宣言重申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及三大政策的革命意义,总结了孙中山“一面与敌人奋斗,一面更须与党内的叛徒决绝”的历史经验,满怀信心地说:“目前中国之反动势力,虽极其残暴凶恶,而国内劳苦民众之觉醒必冲破反动的营垒,得到最后的解放和胜利!”
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后,8月9日在上海正式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被选为总干事。他的宣传、组织和军事工作给蒋介石以严重威胁,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捕,11月29日被秘密杀害。12月19日,宋庆龄在寓所会见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负责人谢树英,并撰写《宋庆龄之宣言》一文,由陈翰笙、谢树英共同译成中文,在《申报》社总经理史量才的支持帮助下,于12月20日刊登在上海《申报》上,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宋庆龄之宣言》又名《国民党已经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揭露蒋搞个人独裁,残害革命者的种种反动行径,指出“当作一个政治力量来说,国民党已经不复存在了”。
1933年2月8日,宋庆龄与蔡元培联名致电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营救在山东被捕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袁春霆、徐哲、刘兰方等30余人。要求“即予释放,或交法院公开审判,以重人权,而张公道。”宋庆龄的营救行动遭到蒋介石痛恨,又对她无可奈何,便在1933年8月暗杀了宋庆龄的得力助手杨杏佛。杨杏佛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秘密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这一事件后,宋庆龄发表声明:“杨铨(杨杏佛)为同情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反而使我们更坚决地斗争下去,再接再厉,直到我们达到我们应达到的目的。”
为民主派联合组织命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成立了国民参政会,宋庆龄、何香凝被选为参政员。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联名通电予以痛斥。在这些斗争中,国民党内以左派为核心的抗日爱国力量逐步团结起来,酝酿成立民主派组织。1941年,在重庆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团体: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谭平山、柳亚子等国民党民主派在重庆酝酿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于1945年10月正式成立。另一部分国民党民主派何香凝、李济深等在广州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于1946年春正式成立。
1946年,宋庆龄发表了《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引起强烈反响。1947年2月,民促主席李济深在秘密离沪赴港前,在沪秘密会见宋庆龄,向宋庆龄介绍了筹建民主派组织的设想,宋庆龄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并嘱咐他“多发挥作用”。
宋庆龄与何香凝
1947年下半年,李济深、何香凝、谭平山、蔡廷锴、柳亚子、陈此生等在香港酝酿成立国民党民主派联合组织。10月,他们具体讨论组织的名称、纲领、领导人选等重大问题。关于定名问题,当时柳亚子建议用“中国国民党民主联盟”的名字,但也有一些人主张不用。不久,宋庆龄从上海捎口信给何香凝说:“早年我与邓演达、陈友仁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莫斯科宣言》,以示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后来我曾考虑过临时行动委员会之下一步,可以改为革命委员会……建议考虑。”经过何香凝、朱蕴山等人的解释工作,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筹备讨论会上,大家一致希望宋庆龄南下领导,遂推举柳亚子执笔,联名写就《上孙夫人书》。朱学范接受送信的任务后,请中国劳协的俞志英同志从沪来到香港,将此密信交给她,请她回上海面交宋庆龄同志。俞志英请示了中共在香港的负责人章汉夫。章汉夫对她说:“你不用去上海了。宋庆龄同志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她赞成成立国民党的革命组织,表示全力支援。她是不是参加这个革命组织,经她缜密考虑,认为以她现在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比之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对革命更为有利。宋庆龄同志已把这个想法向我党谈了。我们党完全尊重宋庆龄同志的意见。”根据这个意见,这封信就没有发出。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等文件,推举宋庆龄为民革中央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充分肯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工作
宋庆龄出席开国大典
1949年,民革领导人李济深和宋庆龄一起,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3年1月19日,民革二届三中全会向出席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宋庆龄致电,电文谓:“您是孙先生不断进步精神的继承者,多年以来,您一直和全国人民一道,为新中国的成长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您这种伟大精神,对我们民革同志是一个光辉的榜样,我们愿意学习您的精神,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而努力。”
文革期间,宋庆龄坚持她的一贯立场。1972年,宋庆龄在何香凝葬礼上致悼词时指出:“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解放了。由于统一战线的关系,何香凝兴高采烈地离开香港到北京去。她知道一九四九年的胜利,不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宋庆龄特别提到,何香凝的一生是异常丰富和有益于人民的,在她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时,她的确是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
晚年,宋庆龄支持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看到了民革工作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机。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同志逝世后,民革发来唁函,表达最沉痛的悼念,唁函谓:“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她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光辉业绩,是我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导人。”“宋庆龄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李雪英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
来源: 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