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课程改革与专业课程国际化研究

发布者:魏彬发布时间:2018-11-29浏览次数:1117

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例如在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专业设置的独立性和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更加符合全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多种需求。东南大学在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在本科教学中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的传统和要求,也要加快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卓越化、国际化。在这种创建过程中,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在高等教育尤其是本、专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方面,目前国内高校还存在若干过时的、僵化的和脱离现实的现象,既不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又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务院2015年提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该实施意见中指出:“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除了该意见中罗列的若干不足,本调研报告认为,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尤其是本科教育中,还存在若干需要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校课程和培养体系教育改革,并提出了多项建议和具体措施,积极推进专业实践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与专业课程国际化方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课程与专业课程国际化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英语类课程和基础类课程学时数过多,大大挤占了专业类课程的学时数是很多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千人一面,失去了各自的专业特点。目前很多重要的原课时50(或者60)的专业课被压缩到30(或40)学时。

2、有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与中学课程也有较多重复,有些大学课程的讲授有炒冷饭又浪费学生时间的问题。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也存在类似现象。

3、不少高校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经费节约等等)砍掉了很多学生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4、课程教材尤其是专业课教材老化严重,有些教材还基本上是几十年前的老面孔,没有及时吸收当代的课程发展内容,也没有及时与国际化的专业课教材接轨。

5、教师考核过多强调科研成果、项目经费和期刊论文发表数,不重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考评。导致课程教学过多实行知识灌输,缺少自学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考试人人过关,成绩总在80分、90分左右,既为了学生毕业时好找工作,也为了学校和教师本人减少留级生、肄业生、退学生的各种麻烦和家长干扰,从而导致几乎个个学生都能从高校毕业,缺乏淘汰和竞争。

6、硕士研究生考试允许应届生报考和专业课考试内容单一,致使很多考研生只学考研的几门课程,加剧了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降低和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程度。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异地联合和网络调研等多种方式,经过对几所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调查,收集和统计了多所国内高校(主要为985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多个专业(如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等)本科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例如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等,与相关高校九三学社基层组织负责人(相关信息见后)建立联系进行联合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了多所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与教学实验等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并且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对比

二、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国际化问题分析与对比研究

本课题收集和统计了多所国内高校(主要为985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多个专业(如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等)本科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调查了解了多个课程教学和实践安排情况,询问和采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改进建议,包括部分毕业生的意见。主要的调查内容总结如下:

1.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如下(有节略):

一、学习年限:标准四年(三——六年)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82.5学分,其中必修课126.5学分,限选课5.5学分,任选课8学分,实践环节42.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期教学进程表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分学期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号

考核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习题

上机

周学时

  

  

  

N1120011

工科数学分析II

5.5

90

75

  

15

  

  

N1120030

代数与几何II

3.5

60

50

  

10

  

  

C1150011

大学英语

  

  

  

  

  

  

  

  

C1150021

大学日语(必选其一)

3.5

90

90

  

  

  

  

C1150031

大学俄语

  

  

  

  

  

  

  

  

C1240020

思想道德修养

  

1

30

12

  

18

  

  

T1080101

工程图学(CADII

3

50

44

  

6

  

  

T1330010

土木工程概论

  

1

16

16

  

  

  

  

C1170011

体育

  

1

30

30

  

  

  

  

N1070030

大学化学II

  

3

48

30

18

  

  

  

C1000010

军训及军事理论

  

3

3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C1032000

计算机实用基础II

  

2.5

50

30

  

  

20

  

  

  

小计

25.5

434

3

367

18

49

20

28.9

  

  

  

N1120012

工科数学分析II

5.5

90

75

  

15

  

  

N1110021

大学物理II

4.5

75

70

  

5

  

  

C1150012

大学英语

  

  

  

  

  

  

  

  

C1150022

大学日语(必选其一)

3.5

90

90

  

  

  

  

C1150032

大学俄语

  

  

  

  

  

  

  

  

C1170012

  

1

30

30

  

  

  

  

C1240010

毛泽东思想概论

1

30

30

  

  

  

  

T1180010

理论力学I

5.5

90

78

  

  

12

  

T1080102

工程图学(CADII

  

3

50

36

  

6

8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5

475

429

  

26

20

26.3

  

  

  

C1170013

  

1

30

30

  

  

  

  

C1150013

大学英语

  

  

  

  

  

  

  

  

C1150023

大学日语(必选其一)

2.5

60

60

  

  

  

  

C1150033

大学俄语

  

  

  

  

  

  

  

  

C123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30

30

  

  

  

  

N112005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8

  

10

  

  

N1110022

大学物理II

4.5

75

70

  

5

  

  

N1110051

大学物理实验I

  

2

33

3

30

  

  

  

T1180050

材料力学I

5

80

72

8

  

  

  

T1032090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1.5

40

20

  

  

20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1.5

416

343

38

15

20

23.1

  

  

  

C1170014

  

1

30

30

  

  

  

  

C1240030

邓小平理论

1

30

30

  

  

  

  

N1110052

大学物理实验I

  

2

30

  

30

  

  

  

T1345010

房屋建筑学

4

68

68

  

  

  

  

T1330561

结构力学(I

4

64

64

  

  

  

  

T1324060

测量学

3.5

54

36

18

  

  

  

E1324070

测量实习

  

2

2

  

  

  

  

  

T1020900

流体力学

  

3

46

40

6

  

  

  

T1310030

土木工程材料

  

3.5

60

44

16

  

  

  

E134502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5

1.5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6.5

402

3.5

332

70

  

  

22.3

  

  

  

C1160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1.5

36

36

  

  

  

  

T1330562

结构力学(II

4

64

64

  

  

  

  

E1330600

结构力学电算实习

  

1.5

1.5

  

  

  

  

  

T1330580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1.5

24

24

  

  

  

  

T133002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3.5

56

52

4

  

  

  

E133011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5

1.5

  

  

  

  

  

T1330320

工程地质

  

2

30

24

6

  

  

  

E1330480

认识实习

  

1

1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T1180590

弹性力学△

  

2

32

32

  

  

  

  

C3000140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1

24

24

  

  

  

  

  

  

小计

17.5

230

4

220

10

  

  

12.7

  

  

  

C1240040

法律基础

  

1

30

30

  

  

  

  

T1330210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4

64

64

  

  

  

  

E1330240

钢结构课程设计

  

1.5

1.5

  

  

  

  

  

S133002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2.5

40

40

  

  

  

  

E133011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5

1.5

  

  

  

  

  

T1330310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

4.5

72

64

8

  

  

  

E133035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0.5

0.5

  

  

  

  

  

S133046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3

48

48

  

  

  

  

S4132110

工程项目管理

3

48

48

  

  

  

  

E4132100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1

1

  

  

  

  

  

E1132090

生产实习

  

3

3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小计

26.5

322

7.5

314

8

  

  

17.8

  

  

  

S1330040

高层建筑与抗震设计

4

64

64

  

  

  

  

S4330710

建筑结构试验

2.5

40

32

8

  

  

  

E1330130

课程设计(楼盖、工业厂房)

  

6

6

  

  

  

  

  

E1330760

CAD绘图

  

0.5

0.5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1

20

20

  

  

  

  

T5330080

结构概念与体系△

  

1.5

24

24

  

  

  

  

S5330340

地下建筑与结构△

  

2.5

40

40

  

  

  

  

S5330220

钢结构稳定理论△

  

1.5

24

24

  

  

  

  

T5330230

组合结构△

  

1.5

24

24

  

  

  

  

S5330240

大跨房屋钢结构△

  

1.5

24

24

  

  

  

  

S5330250

轻钢结构△

  

1.5

24

24

  

  

  

  

  

  

小计

14

124

6.5

116

8

  

  

6.8

  

  

  

E1330130

毕业设计

  

8

8

  

  

  

  

  

E1330490

毕业实习

  

2

2

  

  

  

  

  

T5322160

桥梁概论△

  

1.5

24

24

  

  

  

  

S533010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5

24

24

  

  

  

  

S5330090

工程鉴定与加固△

  

1.5

24

24

  

  

  

  

S5330330

地基处理/土坡稳定与支护△

  

1

16

16

  

  

  

  

S5330470

高层建筑施工△

  

1.5

24

24

  

  

  

  

S5330480

大跨建筑施工△

  

1.5

24

24

  

  

  

  

T5330110

混凝土耐久性△

  

1.5

24

24

  

  

  

  

S5330070

特种结构△

  

1.5

24

24

  

  

  

  

T5330120

混凝土学

  

1.5

24

24

  

  

  

  

  

  

小计

10

10

  

  

  

  

  

注:1、△号为院内任选课;

2、院内任选课至少选8学分。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及其比例分析如下:

课程项目

学时数

学分数

百分比%

分类

学分

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

1050

58

32%

必修课

126.5

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

625

36

19%

限选课

5.5

专业基础课

1018

56

31%

任选课

8

专业课(包括毕业设计8周,8学分)

592

32.5

18%

实践环节

42.5

共计

3285

182.5

100%

100

182.5

(注:1、总学时按照每个学分18学时(课内学时)折算。课内学时约2600左右。)

(《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建议:课内总学时一般控制在2500。课程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比例为:50%30%10%,另10%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安排上述三部分课程。)其他国内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也大致相同,各所高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根据侧重方向有所调整,所开设课程和专业要求有所差异,但是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和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和所占课时与学分数都基本相同,大概都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设置的。

从中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仅外语就占用250学时,9.5学分,学时数占总学时(课内学时)的十分之一。实际上大学的外语学习依靠自我训练和课外读、写、听、说,教师只要做必要的引导、布置实践要求与必要的考核即可。过多的课内学时,教师有了工作量,但是学生并不一定学到什么。政治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马列经济学、马克思哲学、毛论、邓论、法律基础等)占用课内学时数186,学时数占总学时(课内学时)的十三分之一左右,加上6个学期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20学时”共120学时,共占用306学时,学时数占总学时(课内学时)超过十分之一。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及其实验)总学时230,加上军事、体育等通识类课程,总学时数和学分数都超过50%,大大挤占了专业类课程的学时数。而最重要的具有专业特征的专业课(包括毕业设计8周,8学分),仅占总学分数的18%,即五分之一左右。这就使很多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千人一面,基本失去了各自的专业特点。从目录可以看出,很多重要的原课时50(或者60)的专业课被压缩到30(或24)学时(例如第七学期多很多课程),这么少的学时对于一门专业课程来说是很难讲授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陌生的内容,依靠学生自学也很有难度。

2、不少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与中学内容大量重复,内容既不实用也不精彩,有炒冷饭又浪费学生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差,甚至抹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3、专业实践环节从三年级才开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总共6周(1.5个月),占四年时间的1/32,仅有3%。一、二年级基本没有专业的认识和实践,对所学专业漫无目标,对专业教师基本没有接触,对学习目的模糊不清,这就可能会消耗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有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减缩了很多学生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假期也不鼓励学生住校深入学习和实践。新的专业设计软件介绍与实践是特别重要的实际技能训练,在很多高校缺乏这类实践内容,毕业设计时学生匆匆学习一点,毕业以后在工作期间还要从头学起,实践技能很差,造成社会上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颇有非议。

4、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创新和创业型的实践课程很少甚至没有,对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介绍就可能很少。学生可能通过一些报告和讲座了解一些,但是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如果专业课教材有老化问题,不能及时吸收当代的课程发展内容,就不能及时与专业的新发展和国际化接轨。

5、实践环节考核体系不完善。虽然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校在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并没有形成或者不完善。很多高校没有专门针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配套的激励机制尚未出台,从而无法对差异性较大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水平做出公正而科学的评价,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国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

美国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比我国的要覆盖更广的范围,对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职责定位是:研究、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且维护道路、飞机场、隧道、桥梁、海港、住宅楼、办公室、商业楼、工厂厂房、自来水供给系统、能源生产和分配设备的网络等各种结构物。大学培养的学生总体是适应宽泛的社会需求,但是就每个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将来有可能具体担任市政工程师、结构和岩土工程师、运输工程师等。

美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覆盖知识面远大于国内土木工程专业。但是,其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了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同时又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兴趣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可以选择工科学院以外的广泛的课程,以便更好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国家基础设施。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工程分析与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院级课程就设立了多门工程分析课程(马里兰大学大学工学院设置了Experiential LearningProject Cost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isio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等)。系级课程又专门设立了设计及综合课程组,有多门(一般是10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两门。此外,院级课程还设立了设计与沟通(3个课程单元)课程组,这些课程紧接着工程设计(Senior Thesis),使学生学习工程报告的写作技巧。学生就像和自己的客户一样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有助于学习公共演讲技巧,以便公开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本研究以美国5所重点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密西根大学、佐治亚理工)中的土木学院课程设置为例,分析美国高水平大学中课程设置的特点,从中提出对于当前国内课程的分析。本报告主要介绍麻省理工(MIT)、密西根大学2所高校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情况。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是世界著名研究型私立大学,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1-C)、环境工程学(1-E)及土木与环境工程(1-A)三个本科专业。该校学生在一年级末或以后任何时候可进入这些专业学习。 其中土木工程专业(1-C)的学生主要学习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力学、结构体系及环境工程方面的知识;环境工程专业(1-E)主要为日后从事环境工程、环境法、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职业的学生而设置,主要课程为生态学原理、环境化学与生物学、环境工程以及地球学等;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1-A)是为那些对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有广泛兴趣, 但不专攻其中一个专业的学生设置,该专业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选学若干门(1-C)(1-E)的课程,并可撰写论文来代替某些课程,总学分达到规定数目,也可获得学士学位,所以更具灵活性。 以土木工程(1-C)为例,为获得土木工程(1-C)专业的学士学位,必须修满下列三类课程:

普通高校规定的17门课程。包括理工类6门、人文艺术社科类8门、理工技术类限定选修课2门和实验课1门。

必修课12门。包括计算机及其工程应用、微分方程、项目评估、固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土木工程设计概论、土木工程设计方案、岩土工程设计、工程体系设计、结构工程设计(三门设计科目任选两门)、固体力学实验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计划选修课4门。计划选修课分为三类课组即土木工程力学课组、土木工程体系课组和环境工程课组。学生可按自己意愿及在本科生导师帮助下,任意选学其中一组课程,每一课组都包含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学生需选修一个课组中的4,且有1门必须是面向设计类的。

MIT土木专业的土木工程力学选修课程表

密西根州立大学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位于美国中北部密西根州的东兰辛市,是一所集教学和科研机构为一体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学校共有15个学院,200多个院系和专业,很多专业在全美高校中名列前茅。全校共有四万多名学生和三千多位教授。密西根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编号为 BS2313),要求修满128个学分方能申请学士学位,128个学分中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专业设置上只列了一些要求,每个具体要求的学分或者课程都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便于学生自主选择。

通识课程共有10门必修课程,其中包括大学一级写作、大学数学、历史、艺术和文化、社会科学、人与环境、实验室经历、大学多样性分布等课程,各学院根据自己学生培养目标推荐选修相应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必修课15门,共49学分。专业方向课共18学分,其中9学分(3门课程)为专业指定课,另外9学分必须包括其他不同方向的三门课程,方可获得相关学位。为了完成本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学生也可以选择通用专业方向课程。

密西根大学土木专业课程设置

分析上述美国高水平理工学院的土木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得到:

美国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在人文社会、科学和基本工程知识基础上,不仅注重学生自然科学等知识的构建,还注重学生人文艺术,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终生学习,全球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团队协作,交流沟通,技术报告写作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全面发展。

美国土木工程本科课程体系以全面的工程基础知识教育为前提,注重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并重,加强基本实践能力与实际工程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与时俱进,符合当代意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进行研究学习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工程实践中胜任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和研究分析。

各个专业方向安排的设计课程都较多,这些课程不仅有课堂讲授,而且都有具体工程设计环节作为实际技能训练,学生不是仅仅听课、考试就完成课程学习内容。考试成绩可能主要依据学生的设计作业来评定,因此学生的设计任务较重,锻炼了设计实践能力、信息获取、社会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各阶段课程,应满足培养宽广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从培养学生多学科、多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土木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有利于学生在土木和环境工程技术中进行咨询管理、工程科学研究、法规等方面多元化发展,能解决复杂系统工程的问题。

大学生的工程教育可以按相关学科和学分要求自选课程,倡导大学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宰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主精神和适应需求发展的能力。

鼓励知名学者教授为本科学生授课,并将前沿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带人课堂,使更多学生了解学科的研究新内容与研究新动态,以利于学生将发展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结合。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低年级学生更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较早结合起来;鼓励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熟悉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中美两国土木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比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则是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大学工程教育评估体系采用认可制(Accreditation),工程科技教育认可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所执行。ABET是得到美国官方和非官方机构承认以及美国高教界和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的全国唯一的工程教育专业鉴定机构。它的专业鉴定具有不可忽视的权威性。ABET是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6个发起工程组织之一,这意味着它的专业鉴定已获得广泛的国际承认。ABET1997年完成认可制度工程标准2000(EngineeringCriteria2000EC2000),自2001年开始,所有大学工程科系申请认可,均需采用新的认可标准EC2000[3]。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内容见表1。国内高校土建类专业认证采用由住建部为主导的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主要目标是和英联邦国家实现学历互认。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与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学士学位专业互认协议,20115月,中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与英国联合评估协调委员会续签认证协议。英国的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考察关键点包括:1)专业教育的效果;2)教学与学习的过程;3)评价教学与学习的方式;4)师资和教学条件;5)大学对学习不佳的措施规定;6)教学质量保证系统;7)入学条件。国内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考察标准主要包括:1)师资队伍,包括师资结构、教师工作及业务水平;2)教学资料(含电子资源),包括专业图书、期刊(中文、外文)、工程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3)教学设备,包括设备、实验室、计算机设施;4)充足的教学运行经费;5)思想政治工作;6)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计划与教学文件、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课程教学实施、实践环节、毕业设计;7)德育、智育、体育标准。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学风、素质;智育标准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术、实践与技能、计算机水平、外国语。体育标准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应不低于80%。截至2012年,我国有66所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质量办学评估。对比中美两国专业评估标准,ABET标准更关注学校教育能为学生在以后在工程领域执业发展提供的平台,其与工程单位结合更紧密。国内评估侧重学校现有的教育平台,专业评估和已经毕业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关联不够紧密。(参见:土木工程国际化办学思路探讨。http://www.21ks.net/lunwen/tumugongchenglunwen/30585.html。)

三、高校课程改革与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国内高校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实践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起来,致使国内高校培养的很多本、专科生思想素质不高,创新和创业能力不足,专业素质不够,尤其是实践与动手能力较差,对专业技术新发展的捕捉和跟踪不足,在工作单位适应岗位要求和技术工作的速度缓慢,有些还需要进一步培训学习才能进入角色。各学校、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突出的专业特色和实践特长,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遭致公众对近年来大学生实际能力有较多的不满和批评。即使有些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其专业素质和能力也达不到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有些需要花大力气重新加强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和创新成果的产出速度。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如下:

1、在高等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指引中,加强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现代化,增强专业实践环节要求和创新创业能力与激情的培养,适当减少政治类、英语类及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数,并对必修课程和必修内容加以删减、缩编、或合并,减少与中学内容的课程重复与内容重复,必要的内容可以通过课外实践、调查研究或者辅助教材自学的形式来解决;加快大学章程的制定,规定课程设置、讲授内容和学时数要求由高校自主确定,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只提建议性要求,学生思想教育质量的提高依靠师生互动、校内外实践、榜样激励等形式的道德培养来实现,而不是简单增加政治说教类课程的学时数。取消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考核和学校排名,防止高校片面强化英语学习和考试能力,弱化了学生对外语读写听讲的实践掌握。

2、适当增加专业课课程学时和实践要求,加强新技术、新软件的训练与掌握,使各专业培养的人才既有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各自较强的专业特点,从而避免各学校、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各自的专业特色和实践特长。

3、将高校毕业生培养按照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要求调整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部分专业化人才按照国际化需求进行教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参考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与学时比例来制定,各专业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定期进行国际化教学研讨和实践推进,教育部和各省(市)应该给予主任委员单位一定的课程改革与国际化推进的经费安排,而不是将各专业的各级教学委员会仅仅作为一个学术名誉单位来存在。

4、加强教师校内外、国内外进修和提高,增加国外教师交流比例和本科生交换数量,使之相互学习和补充,提高师生国际化培养的专业技术水平。必要的情况下根据自愿延长本科生的学习时间,毕业前进行中外学习毕业生专业技能大赛和培养质量考核研讨,吸收国际知名企业就职毕业生参与考核和点评,总结和提高国际化教育质量。

5、专业课教材及时更新,参考国际一流大学的专业课教材进行修改和提高,必要时实行课程教材主辅制,即中文教材为主,英文国际化教材为辅,并建议率先在理、工科专业全面推进。逐步禁止课程教材由任课教师或者任课院系指定的传统做法,而鼓励建立选课学生、所有任课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教材选用制度,避免因为本位主义造成的粗制滥造教材的使用和粗制滥造教材的重复出版。

6、各本科专业应该对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提出刚性的强化要求,以保证高校在实验、实践和实习方面的经费投入和基础性的培养条件;组织或者倡导省级、跨省或者全国性的、以本科专业进行归类的专业能力考核与竞赛,比如本科生的电子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结构工程设计大赛、中文写作大赛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允许应届生参加只有毕业生才能报名的执业资格注册师考试(比如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等),但对通过考试的应届生(在校生)只发给实习资格证书以便区别于毕业生的执业资格考试证书,借以促进本科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方便毕业生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挑选实用人才。在高年级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专业设计,作为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和多面人才。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可以安排房屋设计、桥梁设计、地铁或隧道设计等等,而不仅仅只安排房屋设计或桥梁设计内容,扩大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7、加强对通用技术软件和专业技术软件的学习与训练,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软件认知程度和熟练应用能力。随着国际技术发展和专业分工细化,职业工作更多地依赖通用办公软件和专业技术软件的应用,熟练程度与否决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场上升能力和专业发展竞争力,高级别的专业软件掌握程度也影响一个毕业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要有一定的时间工作经验,还要考察毕业生的通用办公软件和专业技术软件的应用能力与熟练程度。要在学生的课程实践训练两种安排必要的通用技术软件和专业技术软件的学习与实践训练环节,并且采用实际工程或技术设计考察学生的认知与掌握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工作的技术创新水平,获得学校毕业生培养水平被社会认同的良好口碑。

8、从学生入学就安排专业知识的介绍与认识能力培养,加强与专业教师的互动与沟通,有条件的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徒制培养,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领域和研究前沿,加快本科学生的专业认知速度和专业技能掌握。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水准,引导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改变高校教师考核以论文、科研与课堂讲授学时数为量化指标的片面指标体系,提高教师本科教学参与度、互动度与教学实效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权重。导师制工作体系要落实导师的工作职责,可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提倡导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②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当好学生的学业参谋,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相关学分制管理规定,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对学生选课、选专业方向以及专业辅修、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选择等进行具体指导;③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研究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科研项目研究,优秀本科生可以作为研究生的课题助手相互配合与学习,在实验或实践环节中锻炼,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及时把握所学专业的国际技术发展。

9、加强课程考试命题和成绩判定的教师自主权及其保障体系,鼓励课程考核的多形式化和成绩组成多元化,重视将学生实践技能与水平作为考核目标;鼓励高校有不同程度的淘汰率,教育行政部门不对高校进行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考核和排名,就业率情况仅作为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的参考指标。

10、结合教育部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理工科专业办学逐步接近ABET的认证标准,最终达到加入《华盛顿协议》条款要求,使高校明确树立“回归工程、服务社会”的工程教育使命与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和工程伦理。包括解决工程特定问题时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运用能力,形成清晰、简洁、有说服力的书面和口头报告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工程伦理意识等。

11、加强校企合作教育,让学生在企业中受到实践训练,企业始终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并出台具体制度保证校企合作的实施。新生在入学后,企业将组织学生在适当学期与其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实习,并将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解决企业实践中的真实课题,最后由实习企业给予严格的考核评定。学校还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进行课堂教学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教学,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理念更新为由“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转向“从学校向生涯过渡”,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满足短期社会经济形势的应用上升到培养能够持续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高度上来。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实训基地建立健全考核方法,创建有特色的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

学校与用人单位主要在技术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①校企联合培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工作,讲授新技术、新工艺,参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学生综合实践训练、生产实习指导。②稳定企业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规范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和教师在企业中得到实训。③共建工程研发机构:建立与企业行业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基地、工程科研中心和企业实验室等,通过对优秀学生开放,使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可以让学生在检验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提供有效途径,也可以实现高校科研成果有效的有向产业化转换。④海外定向培养班:与国际化企业联合培养面向国外就业与技术服务工作的国际化技术类毕业生,可以尝试联合建立海外工程技术定向培养班等形式,菜单化或定向培养专门化面向世界的高技术人才。

12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进行综合化改革并推广到大部分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内容应该包括该本科专业主要课程内容,从而尽量避免考研生的课程单一化学习和“考研学校”问题(注:“考研学校”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录取率,只让本科生仅仅学习考研的几门课程);并建议硕士研究生招生逐步减少应届毕业生录取比例,直至停招应届生,鼓励硕士研究生招生多从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中录取。

九三学社东南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