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医送药进基层,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百姓

发布者:魏彬发布时间:2014-12-17浏览次数:164

 2014年11月15上午,民进东南大学委员会在安徽省霍山县白莲岩中心学校开展爱心公益活动。民进东南大学委员会主委尹立红、副主委郭毅、支部主任郭菲和戴启明以及夏勤会员与南京玄武区梅同新村主任魏冠正在江苏奥格玛生物有限公司腾文臣总经理的陪同下到安徽省霍山县白莲岩中心学校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他们除了给孩子们带去了近200册图书外,还给老师、孩子以及孩子家长进行义诊。

 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基础组织,十几年来我们着重发挥我会在医疗方面的优势,坚持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在高等学校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去老年公寓义诊,到贫困地区进行疾病预防咨询活动,为参加经济建设的老百姓提供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

  

 九十年代后期在民进省委会的牵头下,我们首次组织了中大医院多学科医师送医下乡为江浦县建设乡老百姓进行义诊。针对当地消化道疾病较多的情况,陈云龙医师为当地乡卫生院十多名医生及时讲授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理论及医疗技术水平。同时,我们了解到当地很需要妇产科医师和会修理B超机的医师。在第二批送医下乡活动时,我们特邀我院的妇产科名医参加我们的活动。还请B超科的陈俭医师前往建设乡,义务维修好了B超机,使他们的医疗机器能够正常运行。

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二是当地医疗水平低,存在误诊漏诊现象;三是当地老百姓较贫穷看不起病。在省委会的协助下,我们三下盱眙铁佛乡,给当地民众送医送药。第一次去铁佛乡的时候,医师们6:30就从南京出发,在老旧公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到达时已是10多了。大家下了车,来不及休息就披上白大褂,穿过人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真是里九层外九层,而不是里三层外三层。从人群中每个人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急切盼望我们的到来。除了午饭时间,在六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一直忙着看病人,解决了一些当地医院没能解决的疑难杂症。临回宁时,郭毅医师还接诊一位患有腰椎结核病的病人,并且做出了正确的诊断,要求她去结合病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带着一身的疲惫,大家披星戴月往回赶,回到南京已是皓月当空。

二下铁佛乡时宁六高速公路已建好了,去铁佛乡的土路也拓宽了,不像第一次去的时候感觉路上的时间那么的漫长。我们一到卫生院就开始看病。还接诊了一名患有主动脉动脉瘤的危重病人。印象最深的是王振兴医师在接诊了一名病人后,马上一边让家属去联系车辆,一边给中大医院心脏科同事打电话描述病人的病情,让他们做好抢救该病人的准备工作。当汽车载着病人离去后,他还久久望着车的背影说,不知瘤子会不会破掉,不知病人能不能坚持到南京。下午王医生又为当地的二十几名医生讲授了心脏病的诊治方法,大家认真地听,不停地记着笔记。后来得知那个病人由于得到及时的救治,逃过了鬼门关。病人及家属特意委托铁佛乡卫生院向中大医院赠送了锦旗以表谢意。

由于前两次下铁佛乡的良好影响,铁佛乡卫生院很希望我们中大医院在医疗培训和设备上加大支持他们的力度。在省委会的鼎力相助下,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20033月份,中大医院副院长刘志勇率队组织了各个专科的主任和高级医师二十多人,来到铁佛乡卫生院举行大型义诊和揭牌仪式,并向卫生院捐赠了病床、治疗牵引器等其它医疗设备。通过三下铁佛乡,我们和当地政府的干部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我们还是会不定期的接收到那边送来的病人,我们也会通过当今发达的通讯手段给当地的医生做一些技术上的支持。除了送医送药下农村,我们还去社区、集镇、高校义诊,为当地居民、学生和运动员服务,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如南京的裴家桥社区,鼓楼区福利院、淮安楚州区仇桥镇以及南京体育学院。除此以外还参加省委医卫体委员会组织的义诊活动。还受上级委派,我委员会会员参加陕西户县扶贫项目,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为当地医生培训。

20065月20日去鼓楼社会福利院调研。沈贞兴博士给院内的老年朋友做了关于心血管治疗与保健知识方面的讲座,并回答了老年朋友的提问。郭毅主任给部分老年患者治疗了颈椎病。扩大了民进组织的社会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十几年来我们除了送医送药下农村,还坚持到老年公寓义诊,到贫困地区进行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咨询活动,送医进社区、为高校师生治病疗伤。为当地居民、学生和运动员服务,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如我们2004年去南京审计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和东南大学本部义诊。2005年去淮安楚州区仇桥镇义诊、2006年去鼓楼区福利院义诊、2008年去淮安楚州区平桥镇义诊。2011年去南京的裴家桥社区义诊。另外,受卫生部委派,我委员会会员曹大中、毛翠华医师分别参加了陕西户县等贫困县市的扶贫项目,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为当地医生培训。扩大了民进组织的社会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了褒奖我委会的工作,2009年被江苏省委统战部评为“为江苏省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先进集体”.(民进孙瑾)